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静王丽略通讯员湖北文化和旅游在全国多地竞相在文旅促销赛道上门票降价的同时,湖北以“朋友湖北·超级文旅日”开启了新赛道。每月17日固定节点的文旅节,不仅是一次营销活动,更是一个重构文旅消费逻辑的操作系统。据携程网统计,9月17日和10月17日两个“超级文旅日”拉动湖北省在线旅游订单数和消费额同比分别增长13%和15%,明显高于8月同比增幅。随机消费变成日历上的固定卡格布,让游客从游客变成文化参与者,并与不同产业联动,产生全球消费的协同效应。发展。经过两个月的磨练,湖北文旅以创新为主要动力,重建文旅消费新生态。模式创新:让17号成为全民文化记忆和旅游之地。在文旅营销领域,“门票降价”、“限时折扣”是常见手段,但往往陷入“活动停止,消费归零”的问题。今年9月,在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发布创新文旅IP“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摆脱促销的短期思维,以“每月十七”为锚点,将文旅消费从随机选择转变为可预测、可参与的日历事件,实现从一次性流量到长期可持续的质变。在10月16日晚,在黄石磁湖薇苏湾举办的“知音湖北超级文化旅游日十七·遇见金秋”活动主区内,演员们与观众热情互动。 。 “17”与“在一起”谐音,不仅体现了“知音湖北”品牌内涵,还具有社交性——和朋友一起,说一句“17号我们去湖北吧”就能引起事件信息自发裂变。更重要的是,固定的日期消除了游客做决定时的犹豫:过去“想去湖北旅游”可能还是一个模糊的想法,但现在“每月17日专属活动”的设置,让旅行计划有了明确的时间坐标,从“该去吗”转变为“如何安排去”。与单纯的“降低票价”相比,该模式的愿景在于发展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湖北并没有将17日限定为“折扣日”,而是赋予了滚动主题:“游泳9月的“游长江”、10月的“赏秋景”、11月的“探楚”、12月的“冰与火”(温泉与滑雪相结合)。特别是在10月的“超级文化旅游日”,湖北文旅推出了“知音湖北超级文化旅游日×发现美”17个金秋十佳目的地。 湖北秋季观赏目的地不仅有推荐,还有特色玩法、新颖路线,为游客提供便利和服务。 “超级文化旅游日”的推出就像一个季节叙事。一部美剧,每月都有新亮点,不仅避免了消费者的审美疲劳,更让“关注湖北文化旅游”成为一种长期习惯。恩施分行特色市场 十月的超级文化旅游日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 (恩施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au) 武汉市民李女士的想法颇有代表性。 “以前出去只是暂时放假,现在每个月17日都有活动,可以直接预订月中的活动。” 10月17日,他带着家人参加武汉城市光影旅行之旅。 “不仅门票有折扣,还能体验平时没有的光影表演,这种‘契合感’让这次旅行充满了希望。”体验升级:让游客成为荆楚文化的“亲密朋友”。 “以前来湖北拍黄鹤楼、逛恩施大峡谷就是为了打卡。”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先生在“超级文化旅游日”的经历中彻底改变了他对湖北旅游的印象。 “没想到黄鹤楼这么好玩,不只是爬上去看风景!”张先生打完三球写着“诗仙李白”,一脸迷茫。在黄鹤楼公园,走到哪里都能遇到惊喜——歇笔阁的“梦回太白”、千年钟前的“福钟敲响仪式”、主体建筑的“黄鹤楼玉笛绽放”……黄鹤楼让每位游客以清晰生动的体验重新认识这座古老的名建筑。这就是“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升级的主要体验:脱离“观光打卡”的传统框架,以“文化+科技”为切入点,打造沉浸式场景,让游客从游客转变为剧场,真正在荆楚文化中产生情感共鸣。在场景打造上,湖北将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创造了许多“出圈”体验。武汉两江夜游不再简单的乘船赏景,却升级为流动剧场——长江荣耀游轮变身为光影特效、真人造型的秋季表演空间。身着楚服的演员与观众互动。他们不仅可以欣赏灯光秀,还可以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这让游客在船上感觉仿佛走进了一幅流动的楚国画卷。在武汉,长江光辉游轮的表演赢得了游客的好评。 (长江荣耀游轮提供) 人物故事的融合,让沉浸式体验更加火爆。在湖北省博物馆,“超级文化旅游日”让游客玩得更多。观看编钟演奏、欣赏“天下第一剑”、参观漆器展、体验沉浸式VR展览、逛文创店、“夜市”、见面专家指导、文化修复……荆楚文化。超级文化旅游日期间,恩施州博物馆举办夜游,大批年轻游客参与文化猜谜游戏。 。湖北文化旅游将文化资源从静态展示转变为动态参与,不再停留在文化标签层面,而是将文化融入到体验的每一个细节中:吃一碗热干面,就能听到摊主讲述热干面的历史;入住酒店,从客房的布置就能体会到荆楚文化……这些细节不再让文化的看客成为游客,而是参与者,让旅游体验从“只是看花”变成“暖心”。生态建设:让文化旅游成为全地区经济的“引擎”。 “超级文旅日”不是文旅部门的独角戏,而是覆盖“吃、住、行、购、娱”全产业链的政企合作、区域协同齐声合唱。湖北文化旅游以“文化旅游+全产业”为纽带,攻克行业壁垒,形成全地区、全产业链发展合力,使文化旅游活动从部门营销升级为拉动全地区经济、造福全民的系统工程。除省内大部分文旅企业外,中国电信、中石化、长江航运、湖北交投、湖北演艺、湖北机场、武汉城建、武汉地铁、武商集团等13家央企龙头参加了“超级文旅日”活动。小米集团、支付宝、携程、美团、亚朵酒店、蒙牛高科、周黑鸭等科技企业、大田平台、消费品巨头都诚意十足,纷纷拿出“硬核”产品作为“超级文旅日”的礼物。这种生态建设让“文旅红利”惠及所有人。武汉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发现,每个月17号左右,前往风景秀丽的地方的出租车乘客明显增多,他的收入可能比以前增加20%。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超级文化旅游日活动让孩子们与传统戏曲互动。 。 “以前没有人了解这门手艺,但现在游客愿意购买它并询问它背后的故事。我的手艺可以传承下去。”在恩施,民宿业主联合推出“非遗体验套餐”,游客可以在民宿学习土家织锦、摆手舞,带动民宿预订量增长30%。 “以前B&BS靠的是美女本来是吸引流量的好地方,现在却和“超级文化旅游日”挂钩了。 “不仅游客来的多了,停留时间也从一天变成了三天。”恩施民宿老板陈先生说。从商人到农民,从学员到普通市民,“超级文旅日”不再是单纯的文旅活动,而是成为拉动工作、增加收入、惠及民生的“幸福工程”。超级文旅日,文旅+体育让 让年轻人有更多的乐趣。图为甘露山滑雪场。 。 “超级文旅日”启动之际,还将联合各方共同构建全季节、全区域、全时段的消费体系,通过强化政策激励、深化季节性营销、推广平台等措施,推动文旅消费迈向万亿级。从模式变革到体验生态建设升级,“知印湖北超级文旅日”的破灭,本质上是文化旅游发展逻辑的重构。打破短期促销的局限性,用“固定日期”打造长期消费习惯;打破观光打卡的框架,以沉浸式体验连接文化与情感;打破产业壁垒,以“文旅+各产业”激活全球经济。当每个月的十七成为全民期盼的“文旅约定”,当游客从看客变成亲密朋友,当文旅成为带动全区发展的“引擎”,湖北以变化为笔,谱写了文旅深度融合的“湖北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