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丨从一家企业展位看全球创新与本土
新华社上海11月9日电 标题:从一家企业展位看全球创新与本土创新双向涌动。新华社记者杨有宗、杜康走过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医疗器械及药学保健展区。复星医药展位前挤满了人。在这里,记者看到的不是简单的“国外展品”展示,而是一幅全球变化与局部变化同向运行的生动图景。首批展品针对的是中国的临床需求。本地 CAR-T 产品的患者数据为全球研究和开发提供支持。全球领先的机器人系统根据中国医院实践进行升级。本土人工智能医疗解决方案,智能化融入国际服务体系。从复星医药展台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创新与本土创新如何相互实现、协同发展。在此进博会上,复星医药在国内展出的首个产品“玛丽垂直粒子治疗室内系统”引起关注。该产品于2025年7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全球前沿技术之所以能够“适配落地”,主要得益于以本土需求为创新导向。据悉,玛丽垂直粒子治疗室内系统留下了传统质子、重离子治疗系统中庞大笨重的旋转架,将传统治疗室面积从120平方米减少到30平方米,高度从3层降低到1库文托。它可以安装在现有的医院空间内。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清表示:“未来,我们将积极推动这一创新技术在中国的落地,希望为中国癌症患者带来更舒适、更高效的治疗选择。”一年一度的进博会不仅是一场“引进来”的全球贸易盛会,也是全球创新和本土创新的舞台。中国首款汽车产品一开达已连续八年亮相复星医药展台。它用一组数据来诠释创新本土化在全球的反馈力:已收治超过1000名淋巴瘤患者,覆盖29个省区市190多家治疗中心,与190多家医保融合……这一本土实践成为复星医药与合作伙伴共同提升汽车产品可及性的重要依据。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进化史”就是双向旅程的例子。连续八年参展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从最初的“设备引进”,转变为目前构建“手术机器人生态圈”,助力我国机器人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入中国以来,已培训超过15000名医疗专业人员。这些当地医生的操作经验和临床方案,通过全球协作网络,反馈达芬奇机器人的全球技术升级。 Intuitivee复星首席执行官刘福军表示:“Intuitivee复星正在围绕中国医生和患者的需求,加快构建融入本土创新、系统培训、优质服务和AI智能制造的手术机器人生态系统。” “开放合作是加速变革的最佳途径。”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表示,高度开放的中国始终是世界发展的必然机遇。未来,复星将继续利用全球产业优势,整合全球资源支持本土创新,也让中国创新。世界将会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