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江明11月4日拍摄的照片。江明是一家二手平台的门回收工程师。他的日常工作是拜访客户,检查他们的闲置电子产品,然后进行回收并促成交易。便捷的上门回收服务有效促进了闲置物品的再循环,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循环经济。如今,江明的公司回收网络已覆盖全国近300个城市的1300多个区县。可回收品类涵盖手机及数码产品、运动休闲、家用电器、箱包及饰品等200余类产品。经过工程师的双手上门回收,每一个“沉睡”的闲置物品重新进入生命周期,成为“回收资源”。联合国第30届缔约方会议(COP30)“中国角”系列边活动中今年召开的amework气候变化公约(COP30)上,江明作为回收工程师代表发表讲话,呼吁人们积极参与循环经济。 “环保很大,但行动很简单。”新华社记者 张晨林 摄 11月4日,江明拍摄了待回收的电子产品。新华社记者 张晨琳 摄 分页 11月4日,江明检查可回收电子产品。新华社记者 张晨林 摄 11月4日,贾庆林在北京某工业园区查看待回收的明电子产品。新华社记者 张晨林 摄 11月4日,江明拍摄了待回收的电子产品。新华社记者 张晨林 摄 分页11月4日,江明将回收的电子产品装袋、捆扎。新华网 摄ws社记者 张晨琳 分页 11月4日,江明在北京某工业园区与需要上门回收服务的客户进行互动。新华社记者 张晨琳 摄 分页 11月13日,江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系列活动上致辞。新华社11月4日刊文,江明(右一)和同事们在工作间隙观看教学视频。新华社记者 张晨林 摄 分页 11月4日,江明(后右一)与同事一起进行手机拆修。新华社记者 张晨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