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科技为丰收“增添超强动力”
据央视新闻10月12日报道,目前全国秋粮产量已完成过半。对于粮农来说,丰收是一年中最关键的时刻。今年9月底的中国农民庆祝活动以“农业丰收,享受美好生活”为主题,围绕“庆祝丰收、弘扬文化、生活乡村”的目标,在庆祝活动上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据统计,全国共举办庆丰收活动3000余场。全国各地的庆祝场面不仅展示了丰收的丰收成果,也让科技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清晰可见。
科技提供升级链条,实现农产品“价值跃升”。此前,农产品多以低附加值的基础形式出售。今天,技术改变了方方面面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就实现了“增值”。 “仙桃鳗鱼”早已超出了“地方特产”的范畴。它是采用液氮锁定技术制作的预制菜肴,依赖于标准化生产和品牌运营。已成为价值306亿元的农业品牌,服务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餐桌。从养殖过程的科学管控,到加工过程的技术突破,再到品牌的发展和市场的拓展,技术精准打通了B's Sweet的产业链封锁点。这种“价值跃升”绝非偶然,而是技术的必然结果,代表着产业链升级的动力。
科技有助于提高质量和效率,为消费者信任奠定稳定的基础。消费升级,市场对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农产品的安全性和特性。今年10月1日,湖北省即将实施《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通过实施“证书+溯源码”双重识别系统,录入使用、检测数据、物流信息可实时上传链上。在潜江小龙虾、宜昌柑橘等特色产区,安戈应用区块链溯源技术,让消费者扫描二维码了解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既增强了消费者信心,又增强了品牌信誉。以科技为主导的质量控制体系,推动湖北农业从“量积”转向“技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市场美誉度的双向提升。
科技助力生态基础维护为了乡村的改变。湖北虽然是水资源大省,但仍在探索节水、减排、循环利用的科技解决方案。在江安平原等基础地区,智能灌溉系统根据需水模式和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30%以上。同时,通过推广绿色低碳水稻技术,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五年实现负增长。这些技术的实施,不仅保护了田间生态环境,也显着提高了农业长期发展的“抗风险能力”。科技为乡村再生态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农业发展不仅实现了效益创造了“金山银山”,却保持了“活水青山”。
从个别产业的升级和崩溃,到全省农业的全面提升,科技铸就了湖北愈发璀璨的“天府之国”光芒。这种科技力量不仅带来了产量的增加、效率的提高,也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赋予了国家新的活力。为湖北乡村振兴谱写了新篇章。最易解的注脚,也为农业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5月组:陈宇哲(武汉市蔡甸区蔚县街道办事处)
编辑:丁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