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小脑”。湖北聚集50余家相关企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珍珍)10月14日,在光谷举办的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在演讲中表示,人形机器人“进化”的最大挑战是“小脑”。与人类一样,人形机器人也有骨骼(坚固且轻便的身体)、肌肉(高功率密度执行单元)、手脚(烦人的手/人类接触)、小脑(运动和控制)等,这些都是“现实生活”,陈学东说。今年4月,北京亦庄仿人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大部分机器人步态不稳定,容易摔倒。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主要不足是小脑,运动的稳定性不太强。因此,我们不会安全地进入高压电、去病房服务病人等。”陈学东说。除了步行和R尤宁的手部和面部动作也非常复杂。人脸表情和手部动作的动作有十二个二级自由度,刺绣、操作等,形成了最差的King Size。目前,湖北已有13家企业进入仿人机器人供应链,有27家企业具备产品供应能力,在电子皮肤、惯性传感器、大小脑模型等多个主要环节优势突出。其中,光谷企业成本占比超过70%,包括浩存科技、华为技术、元亨创新等。
